当华为喊“活下去”,有什么启示?
今天上午,第一财经媒体记者报道, 华为有一篇《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》的文章流出。
文章大概意思,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,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,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,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。
任正非强调,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,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,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。
不过,小编去爬了一下华为心声社区,没找到这篇文章,可能被隐藏某内部频道。
其实,任正非多年来,陆续发表“华为红旗能打多久、华为的冬天”等相关主题文章,任总不是第一次写类似的文章,特别是创业早期,隔几年就来一回。
这两天,我们恰好在深圳,跟若干华为出身的HR线下交流。
我们提问到,华为沉淀无数的管理经验和工具,如果中小企业跟华为学习,到底要学习什么?从哪里开始。
一名资深华为HR,K给一个简单的建议,不要学习现在的华为,今天的华为,有20万人、年营收6000+亿超大型组织,而且企业成立30年,现在,华为所有的管理方法、经验都是经过无数次迭代。
普通企业如果借鉴华为经验,最好按阶段去学习,比如创业期的企业,借鉴华为创业前五年的管理方法;正在处于快速扩张的,学习华为创业10年前后那段时间,华为在不同发展阶段,从战略到管理经营有着不同的导向。
另外一名资深华为HR,L补充说,学华为,最好学习华为的经验教训,华为的成功有很多特殊的行业因素,不在ICT行业很难理解,实际上,华为这三十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教训,各种管理变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。
接下来,跟简单大家回顾一下,华为30年,任总多次谈到的“遭遇冬天,华为应该怎么办?”
1、1997年,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
任总第一次提到“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”,在1997年年底,华为创立第7年,任总访问了美国休斯公司、IBM公司、贝尔实验室与惠普公司。
任总后来在文章《我们跟美国人民学习什么》提到:“信息潮的变幻莫测,快速的演变,使一批一批的大企业陷入困境,以至消亡;一批一批的小企业,成长为撑天大树,大树又遭雷劈。不断的生,不断的亡,这是信息产业的特点。华为由于幼稚不幸进入了信息产业,后退就是死亡,被逼上了不归路……”
任总说,“IBM是昔日信息世界的巨无霸,却让一些小公司"作弄"得几乎无法生存,以至92年差点解体……曾经受联合国工作人员致敬的王安公司,从年销售35亿美元,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。创立个人电脑的苹果公司,几经风雨飘摇……”
任总在“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”章节重点提到:
“华为难以不断地以100%的速度增长,发生在基数小的时候,是可能的。97年发展速度已经降下来了,以后还会不断的降下来。尽管每年净增的绝对值很大,但相对值在减少,逐步降到国际高科技企业35%的平均增长水平。
不过,整体来看,任总是乐观的,“华为的红旗是一定可以持续飘扬下去的。华为的内部凝聚力是抵御外界风暴的盾牌。只要长期坚持剖析自己、寻找自己的不足与弱点,不断地改良。避免重大决策的独断专行,实行委员会制的高层民主决策,华为的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燃烧成熊熊大火。”
任总预判,十年之内(1998-2008),通信产业及网络技术一定会有一场革命,在这场革命到来的时候,华为抓不住牛的缰绳,也要抓住牛的尾巴。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国际大公司。
就在1997年的时候,马云还没有创立阿里巴巴,正带领团队在北京给外经贸做官方网站。
这一年,马化腾也还没有创立腾讯,当时还在深圳润迅通讯公司做“码农”,专注寻呼机软件开发。
这一年,刘强东也还没开始在中关村卖刻录机,还在一个日企做业务担当、物流主管。
2、2000年,华为的冬天
时隔五年,2000年,网络泡沫席卷了全球互联网,也影响到了ICT行业,任总在华为科以上干部大会上发表著名《华为的冬天》谈话。
开篇任总说:“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,如果有一天,公司销售额下滑、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,我们怎么办?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,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,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。
任总说,我相信,这一天一定会到来。面对这样的未来,我们怎样来处理,我们是不是思考过?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,盲目乐观,如果想过的人太少,也许就快来临了。居安思危,不是危言耸听。”
接着任总说,“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,对成功视而不见,也没有什么荣誉感、自豪感,而是危机感。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。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,怎样才能活下去……”
任总还说,“在当前情况下,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,一定要看到可能要出现的危机。大家知道,有个世界上第一流的公司,确实了不起,但去年说下来就下来了,眨眼之间这个公司就几乎崩溃了。”
就在2000年1月,阿里巴巴从软银等投资机构融资2500万美元,马云总算熬过第一个冬天。
这一年,腾讯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,马化腾险些把开发出的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数据局,但终因价格原因告吹。
这一年,刘强东还没有做互联网生意,只是在中关村租一个小柜台,柜台名叫“京东多媒体”,生意有了起色,后来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。
3、2001年《北国之春》
2001年,任总去日本考察,写下《北国之春》:
任总忧心忡忡的说,“华为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,能不能长期持续发展,会不会遭遇低增长,甚至是长时间的低增长;企业的结构与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;员工在和平时期快速晋升,能否经受得起冬天的严寒;快速发展中的现金流会不会中断……。”
任总认为,华为总会有冬天,准备好棉衣,比不准备好。
任总还说,我们有许多员工盲目地在自豪,他们就像井底之蛙一样,看到我们在局部产品偶然领先西方公司,就认为我们公司已是世界水平了。他们并不知道世界著名公司的内涵,也不知道世界的发展走势,以及别人不愿公布的潜在成就……华为在这方面更年轻,更幼稚,更不成熟。
任总强调,华为组织结构的不均衡,是低效率的运作结构……例如:我司初创时期处于饥寒交迫,等米下锅。初期十分重视研发、营销以快速适应市场的做法是正确的。活不下去,哪来的科学管理。但是,随着创业初期的过去,这种偏向并没有向科学合理转变。因为晋升到高层干部多来自研发、营销的干部,他们在处理问题、价值评价时,有不自觉的习惯倾向。以使强的部门更强,弱的部门更弱,形成瓶颈。
任总说,华为是一群从青纱帐里出来的土八路,还习惯于埋个地雷,端个炮楼的工作方法。还不习惯于职业化、表格化、模板化、规范化的管理。重复劳动,重叠的管理还十分多,这就是效率不高的根源。
任总还说,华为存在的问题不知要多少日日夜夜才数得清楚……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,不断地探索,不断地自我批判,不断地建设与改进,总会有出路的。就如松下电工昭示的救冰海沉船的唯有本企业员工一样,能救华为的,也只有华为自己的员工。
当然,任总还是很乐观的认为, 冬天总会过去,春天一定来到。我们乘着冬天,养精蓄锐,加强内部的改造,我们和日本企业一道,度过这严冬。我们定会迎来残雪消融溪流淙淙,华为的春天也一定会来临。
总得来说,任正非,在华为一直保持高度的“危机感”,同时又保持高度的乐观,无论是创业早期,直到近两年,华为被美国极限“制裁”。
如果你想学习华为的危机感,推荐大家去全文阅读任正非三篇文章:《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》《华为的冬天》《北国之春》。
当下,我们可能真到遭遇冬天了,既需要定力,更需要信心。